丹田呼吸好處精選內容在健康2.0、康健、ptt網友高熱度討論以及五星推薦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丹田呼吸好處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15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王薀老師、廖小花的隱性台灣、大英國辦公室小職員、徐國峰 HSU KUO FENG等,共有133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另外還有YT影片共1個,裡面有VBS學唱歌 - 聲音平衡歌唱技巧等創作者的影片,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丹田呼吸好處有關!另外還有關於丹田呼吸法的相關影片還有丹田呼吸的各種內容以及丹田呼吸法練習要領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丹田呼吸好處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丹田呼吸好處是什麼內容吧:

王薀老師
2021年6月21日
熱度指數:1017
按讚數:1008
留言數:37

賽比羅敷奇女子
 
說起我青蔥志學的時光中,除了道家師尊外,尚有一位至今仍然令我時有停雲懷想之女性長者,她在我心目中如師如母般受我敬重。張月桃女士因和我之家族有著遠親般之關係,自小就稱她為伯母,她非比一般尋常的老輩婦女,也許可以用堂堂鬚眉、難比裙衩來形容,原因是張伯母有著賽比羅敷的堅貞不拔,雖是女兒身,但卻有丈夫之志。因為比鄰為居之緣,再加上她亦對佛、道有同寅之心,有時她南下訪友,家裡所設之佛堂也都會託我獻供,伯母對於仙佛之恭敬可從所設佛堂之莊嚴得見,偌大的櫸木地板和以檀木為主所設之佛壇,雖設於頂樓,但周圍卻無櫛比鱗次、鄰樓側伴,有種凌駕世外之感。兩三百坪清靜無比的廣袤殿堂,是張伯母每日早晚修真煉性心靈之所依處,伯母也善堪輿之學,因此有時我也假於佛堂稍做燕席禪修,卻有重增之效⋯⋯。
 
佛堂有遼闊的外庭做嚴飾,園中有間差有秩之盆景、石玩等穿插其中,在鬧市之中有此塵外之處,實屬難得。看這些盆景皆是比賽級之上選,清雅可掬,有小如可托於掌之淺盆,亦有出土彩硯之盆,也有紫砂段泥稍巨之盆,上面佐繪有四季山水之景⋯⋯看其爭奇鬥豔之姿,美不勝收,有些如羅漢瞳鈴眼般之松,有些奇枝參差,膚上結果,女兒牆周圍尚有五顏六色怒放之奇花為伴,加以矗立屋頂之上百年老松搔首弄姿,卻不失其剛勁巍峨之態,不少楓樹密處佛堂出口處,每至秋季火紅一片,煞是好看⋯⋯伯母乃一殷商遺孀,其父和我父親為換帖故交,有半世紀之緣,因此往來甚密⋯⋯。
 
其父自幼便授月桃伯母武術及仙道之學,更賦予吞吐升沉之術,因此雖然年紀已屆七旬,但望之風韻有姿,毫無歲暮之態。自從其父往生之後,更無後顧之憂,幾乎鎮日固守於佛堂之中,想必內學更深。伯母常說修道之人宜福慧並具,因此長年累月濟貧扶困,成為日課般從無稍歇,更有閒暇之時,便會授人予導引之術,或引氣治病,經常有不治之疾稍做炁調,便也完好如初。經年累月有緣從中觀看,拾寶不少,獲益匪淺。
 
伯母偏長於導引炁學,曾口傳不少此類服氣辟穀之小技予我,今略述一二,分享有緣。此法據傳乃清初李清雲老人之嫡傳所授,煉來其實也十分簡便,據說如果此氣煉成,可達八脈具通、百脈衝頂之效,共有十幾式而已。今天所結緣的乃服氣簡述之法,首先找一空氣暢通之靜處即可,先斷除前中後之念想、煩心之事,從頭至尾放鬆一至七次,接著眼睛平視正前方,嘴巴微開,當放鬆存真、毫無雜想之時,其實清淨之氣早已在內,因此只要兩鼻孔輕吸一口氣,配合咽喉之際所積之口水,如飲開水一般,分數口汩汩入臍,觀想慢慢吸入於丹田處,順時鐘旋轉數圈,再逆時鐘旋轉數圈即可。服氣時心中勿有雜念,頭需正,身體勿左右前後搖擺傾斜,吸氣時想像天地之間五種地水火風空至純、至正、至清浩然之氣,緩緩進入鼻喉,引入丹田⋯⋯。
 
行此功法時,引氣時不宜用力過猛,和平時自然呼吸一般即可,初學之人要避開閃電、打雷、暴風雨、大喜、大怒或飲酒之後,尤忌縱慾,據說如能行善積功配合,即便老邁之年,也無難治之疾產生,更何況其他。稍行操煉,持之以恆,最起碼可得免疫力增強之好處。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2020年1月9日
熱度指數:659
按讚數:634
留言數:40

〈功德無量!——南投靈巖山萬人朝山〉

#積極傳賴的願成師姐#

我在台灣平時都做些什麼?我會答⋯學佛!在台灣學佛真的很幸福啊,因緣具足,厚德載物,素食天堂,佛光普照!

因讀書會的緣故,認識了願成師姐,她是南投埔里靈岩山的志工,每逢朝山,她都不遺餘力傳賴邀請我報名參加。我每次都「打發」她說好的好的,我會問問有沒有朋友要去的!

#為了更了解父親的陸生學妹#

偶然跟湖南交換學妹提到,她居然說很想去!這實在出乎我的意料。天知道我已經轉發八百次了,身邊朋友沒有一個想去的!何況要天未亮就起床!

後來得知,學妹的父親學佛,隨著年紀漸長,她和父親溝通逐漸減少,隔閡越來越大,在台灣主動接觸佛法,無論是參加朝山,還是參與學佛讀書會,都是希望借此更瞭解父親一些,希望能緩和父女間關係。啊!太不容易了,學妹這番真心懇切難得,讓我這做學姐的情何以堪。一鼓作氣,我也報名了。

#回山途中豪華大卡座#
#做早課吃素麵包呼呼大睡#

北部有好幾台遊覽車回山,車子固定在站點接人,例如六點開始在台北的新店、中山、三和國中接人,到點發車。我和學妹錯過車子,聯繫願成師姐的溝通,車子居然輾轉退下高速公路接我們。領隊阿姨看到我們好高興:「最喜歡看到年輕人來了!」上了車才發現,都是我該喊阿公阿嬤的長輩們!只有零星幾個年輕人,特別的是,我們這一車還有好多越南的阿姨。

回山的車型是豪華大卡座,座位像足底按摩中心那種,又寬又踏實,還可以充電,十分高級!用師兄的話來說就是「灰常(非常)殊勝!」確切告訴大家,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佛來佛去」的語境之中,從稱呼叔叔阿姨阿公阿嬤變成了統稱師兄師姐,開山祖師是妙蓮老和尚,所有大眾都因此都得了可愛的名字:「蓮友」。

「感恩大眾佈施慈悲歡喜!」「阿彌陀佛!」「功德無量無邊!」,慈悲啊、供養啊、隨喜啊、菩薩啊、消業障啊、蓮花啊好多佛言佛語,這樣的氛圍下,大家慈眉善目,彼此雙手合十,報以微笑,極樂世界我沒去過,但這現世桃源我可算是看到了。身處其中,有種靈魂得到洗滌昇華的,錯覺⋯

車頂上方數個電子屏幕齊刷刷出現蓮花和佛菩薩,音樂起,我們要開始做早課了——誦大悲咒,唱楊枝淨水贊時我還能有模有樣地哼哼,持咒時速度越來越快,咒文用字生僻,注音符號龍飛鳳舞一閃而過,我實在跟不上⋯索性合十閉目養神。

結束早課後,師兄們開始發早餐和水,主食是「卡帛」素食烘焙坊的麵包,「我們今天一整天都會吃素!」「這不是肉鬆麵包嗎?」我告訴學妹這是「素松」,用猴頭菇做的,台灣「素食天堂」的名號可不是亂講的!有師兄「發心」準備零食,是仙貝和威化餅乾。我很快吃完,旁邊一位阿嬤把自己那份遞給我,讓我慢慢吃。

在西湖休息站,學妹把領隊發的吊牌掉了,正要下去找,前面一陣聲響,原來是一位阿姨撿到,按上面寫的車號信息送了回來。

#抵達朝山點#
#此起彼伏的南無觀世音菩薩#

睡一覺就到了。遊覽車從這裡一直排排排到了後面去!數都數不過來,大家在整隊區排隊,四面八方每個隊伍都在「南無觀世音菩薩」,各有各的節奏和音域,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跟誰跑,穿行其間,會聽到此起彼伏的「南無觀世音菩薩」⋯

集合點旁綠綠一大片看似水稻基因突變的,其實是當地人種植的茭白筍,站得筆直,足有一人高。距離朝山起點要走一點五公里,馬路邊穿戴草帽袖套的志工們揮舞小旗攔截過往車輛,護持我們安全抵達。

約莫百米的狹長小路搭起臨時市集,「埔里香菇自產自銷」,當地人販賣自家種的瓜果蔬菜,有筍、橘子,百香果五十元一袋,還有手工diy肥皂和咖啡,另外一旁是穿著橙色僧袍,托著瓦鉢的出家人。

#朝山此刻#
#三步一跪拜冬日一身汗#

佛號一路相隨,遠遠看,寫著「光明燈」字樣祈福小燈籠,冰糖葫蘆般紅通通綿延數公里,喜慶又窩心。到達朝山起點,領隊師兄提醒我們:「不要碰到前面人的後腳跟,齁!」四人一排,綁好鞋帶,拉開間距,一心不二地出發!今日朝「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跟著喇叭傳出的佛號指引,「南無」二字時左腳起邁步,一、二,「觀世」二字左腳再一次,一步兩步,「音」字時,集體跪拜,待到下一聲佛號的「音」時再起身。

陽光恰到好處,正值青春樹齡的榕樹環繞,小鳥靈動,從這裡到那裡,飛來又飛去。微風雖陣陣,沒拜幾下額頭便冒出細密的汗,小石子硌得手掌發麻,腦袋里很平靜,佛號的聲浪團團包裹著我。

不悲不喜,不疾不徐,趴下去時看到正過馬路的黑色大螞蟻,牠停下來,觸鬚合十對我隨喜贊嘆,現在「交通不便」,我請牠速速通行,得小心後面四十二碼大腳丫子。

熱,卻一點也不累,反而愈發精神飽滿,衝勁十足。那種感覺是「消耗了熱量,卻積攢了能量」。當汗珠大到啪嗒一聲砸下來時,居然就到了!靈岩山風光真好啊,鍾靈毓秀,層層疊疊的山巒,明暗朦朧之間,似著濃度參差的青紗,貪婪地大口呼吸,新鮮活氧直直沈到丹田裡。

朝山大前輩徐霞客《游天台山記》中寫「雲散日朗,人意山光,具有喜態。」靈性來自於人性與神性的碰撞,此喜,必定是靈性之法喜。

#徐霞客與靜聞僧人的佳話#

「曉共雲關暮共龕,梵音鐙影對偏安」,徐曾與明末僧人靜聞和尚共朝雞足山,成為知己。次年行至杭州途中不幸遇盜,經文全失。

為弘揚正法,靜聞刺血抄錄《法華經》,抄畢而後病逝,徐俠客悲痛欲絕,從此「故鄉只道登高少,魂斷天涯只獨看。」,他攜血經風餐露宿跋涉百餘日,歷經數不盡艱難險阻,終於抵達迎福寺,完成靜聞遺願。

寺中僧人立下碑文,稱頌二人至誠至真的法緣與友情。「孰驅之來,遷此皮囊;孰負之去,霞客俠腸;志葬名山,骨且不死;千古傳之,佳話臻此。」

#幽默的師父和智慧的女鬼#

志工們在山頂搭好乘涼帳篷,準備數桶大悲水,供朝山師兄使用。帶領我們皈依和回向的師父是我見過頭號風趣幽默的,像周星馳電影里的人物,加之濃厚的口音,渾然天成。另一位法師說「今天天氣很炎熱喔⋯」大家正想抱怨,師父立刻接:「但我們的身心都非常的清涼!」信手拈來,讓人轉而會心一笑。

師父最愛在精彩處停下,「婆啊蝦給它催起來(掌聲響起來)!」我們乖乖劈哩啪啦拍手。本以為會聽睡著的開示,竟因師父妙語連珠的主持風格而津津有味。

師父分享早年親身經歷的故事,從前師父還未出家,帶隊回山,「布達完就關閉了麥克風!啊已經關閉了喔!麥克風怎樣?居然還會說話!」原來當時,麥克風幽幽傳出五個字,「我,想,要,功,德」。

車上的人都聽到了,師父解釋說:「原來是一位女性亡靈,還在受苦,她非常有智慧,跟著我們隨車回山,祈求大家回向給她,讓她早日離開痛苦!」雖然乍聽之下滿驚悚的,但不得不說,這一女亡靈「度化」了不少人。

#妙蓮老和尚淨宗道場#
#從江南到台灣#

1979年妙蓮法師從香港來台,目睹台灣各大專院校佛學社團蓬勃發展,學佛風氣之興盛,發出「佛法在台灣」之慨。法師因而發願在台興建大叢林道場,即埔里靈岩山,培育僧才,使正法傳承。

靈岩山地理位置優越,群山合抱,大雄寶殿如玉璽一般恢弘莊嚴,站在橋上看殿外,碧綠的天與棉花一般的雲朵,胖乎乎的,空中連起來的光明燈像一顆顆糖果。

「初代」靈岩山位於水鄉江南蘇州的木瀆,因塔前「靈芝石」十分有名,得名靈岩山。妙蓮法師祖籍安徽省,九歲出家,二十歲(1941年)至南京隆昌寺受具足戒,於印光祖師的道場蘇州靈岩山寺參學,1949年,法師避難至香江,隨即掩關於大嶼山及青山,專修凡20年。妙蓮法師20年閉關修持多達10次「般舟三昧」。

修持一次「般舟三昧」,歷時90天,其中常行,不坐不臥,24小時皆經行念佛、繞佛或拜佛,無有間斷,每天除一次中餐外,完全將身心投入念佛中,非一般常人所能及。在車上時,領隊師兄告訴我們,老和尚圓寂後,查證其日記,老和尚閉關期間總共修了二十次般舟三昧。

老和尚修行有真功夫,帶弟子自然也嚴格教導,山上出家法師們的作息時間按照老和尚立下的規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刻板生活,每日凌晨二時四十五分即打板起床,三時十五分至五時二十分作早課。

有人質疑老和尚,為什麼大陸靈岩山三點十五分起身,台灣要早半個小時呢?老和尚說,大陸的氣候「一熱起來熱死人不是新聞,凍起來凍死人也不是新聞。尤其冷的時候大雪封門!上殿時那個冷,從膝蓋以上到大腿幾乎完全沒有知覺。台灣氣候這麼好,生在台灣不抓住這個氣候好好用功,太對不起自己了!」

#成為劉德華的同門師妹#

劉德華是老和尚的弟子。他曾問老和尚,怎樣做到大智若愚呢?老和尚說:「有人誹謗你,罵你,甚至打你,都能不作辯解、不和人打罵,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不要在蝸牛角上爭天地、與愚蠢人辯是非,否則自己都愚蠢。」

劉德華摸爬滾打於娛樂圈的聲色犬馬,初聞老和尚開示,明白煩惱即菩提,紅塵中更應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蓮之姿態,「一念相應心,在老和尚接引下,成為佛弟子,法名慧果。」

我皈依於惟覺安公老和尚的道場中台禪寺,法名法珊。如今學妹在此跟善知識妙蓮老和尚結緣,皈依靈岩山,成為劉德華的同門師妹,真好!

#願每個人都能從容不迫面對生死課題#

志工菩薩們給我們準備了大悲水和各色飲料,有奶茶、薄荷茶、酸梅汁、洛神、咖啡⋯裝飲料的阿姨說「你們都一點點就好!這樣可以喝到不同種的飲料!」非常貼心。

在山上停留兩個多小時,和學妹四處走走看看,去五觀堂食用素食湯麵,參觀觀音殿、普賢殿、護法殿、山門、許願亭等。在地下一層看到了最近新建設的富有現代感的「燈光心輪」,啓發我們轉變念頭,使得細胞處在積極正向的狀態,有助於身體健康。

朝山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如果步行,十分鐘就可完成。孫悟空觔斗雲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而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也是十萬八千里,為什麼不直接讓大家坐在雲上呢,一下就到了。對呀,為什麼要做這些「多餘」的事情呢,因為人生就是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嘛。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站在大雄寶殿外望天,我想到自己的爺爺摔了一跤,視訊時他瘦得像一副骨頭,說話不清楚,就像在吃糖。今天朝山的人里,長輩佔了多數,人越老,越臨近死亡,但生死從來不是老了才需要思考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年老的時候,從容不迫地面對生死的課題。

#功德無量為何#

回到台北已是晚上,領隊師兄回程後半段持續不斷「法佈施」,看得出他感慨良多,又熱心於分享。今天聽得最多的四個字便是功德無量,師兄說一拜就能消滅恆河沙劫的罪障,積累無數的福德功德...

其實呢,哪怕不是「消業障」、「積功德」,我也覺得今天的旅程非常難得且值得。一個多小時的朝山路程,在冬天出出汗,呼吸新鮮空氣,俯瞰南投全景,品嘗美味的素面和志工們準備的酸梅汁,還有壽桃包子和粽子作為回程點心,一整天跟面善心佛的長輩們在一起,沒有任何壓力,簡單又幸福。

長輩看到年輕人學佛會非常開心!我給他們期許,他們給我溫暖和感動。能讓長輩們感到「佛門後繼有人」,大概也是「功德無量」吧!

師父說回向非常重要!《佛說四十二章經》里說,「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那麼,我也將朝山功德回向給看到這篇文章的所有菩薩,希望大家有機會都能到南投埔里靈岩山散散心!

2020.01.09
廖小花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2019年10月13日
熱度指數:516
按讚數:503
留言數:15

〈鬧市旁一隅清涼地,週末與老師登象山記〉

老師住在101附近,我們相約週六早上爬象山。為避開人潮,只好一大早起床搭乘捷運前往象山站。

作為慣性熬夜的大學生之一,我的生物鐘比世界教科文組織標準延後了好幾個小時,平時這時候我還在家爬枕頭山,如今卻和早高峰上班族擠在罐頭魚一般的車廂,倚著扶手柱搖搖晃晃中竟站著瞇了過去⋯

#象山公園#

電梯升到象山站二號捷運出口,一片寧靜祥和景象,比起一公里外鋼筋水泥縱橫交錯的氣派一零一,這兒有泥土混雜青草香,有陽光斜照鳥語花香,風吹過,樹葉漱漱地響,一切是那麼溫馴藹和:一位穿飄逸青衣的白髮阿公站在空地的正中央氣運丹田,竹節麻質的寬大袖口隨著招式來回推蕩,如影隨形。

旁邊手持太極劍的三人團「一舞劍器動四方」,和泥紅墨綠的籃球場上快速摩擦腳跟的灌籃高手動靜結合,倒也相映成趣。

遠遠地就看到一位馬尾辮阿姨和她的三隻鸚鵡,鸚鵡毛髮光澤青翠欲滴,眼睛溜溜地轉。阿姨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我問它們會阿彌陀佛嗎?她說會啊!它們還會說好多話呢!誰知他們就是不賞臉,花都等謝了,不理人,看來它深諳「佛渡有緣人」的道啊。

其中一隻撲騰到我肩上來,翅膀張開的樣子像極了調皮傲氣的舞孃炫耀自己的錦繡裙擺,阿姨鄭重其事道:「這隻是孩子喔!」原來這是一家三鳥微服出巡呢,加上阿姨本尊,是三代同堂。還真是第一次見如此「鳥組合」咧⋯

#登山#

老師說這是最難爬的前二十分鐘,指示地圖上寫著「一線天」,抬頭一看,果然,一條步道直入深林,像要通往綠野仙境。

爬象山對我來說並不艱難,所需時間也不長,即使半爬半歇外加觀光拍照,兩個小時也足夠了。

行山過程的一點一滴卻都讓樂在其中,步道石階旁有很多立著很多標語牌,每隔百階就有一塊,如「心懷善念,未行好事,福神已降臨。心懷叵測,未做惡事,災星已隨身。」再如「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再如「我們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這樣的智慧法語,讓我們在爬山過程中一邊抒解身體壓力,一邊洗滌心靈,可謂是性靈的雙重提升!

爬上半山腰,在攝影平台前駐足,台北真是被山巒環抱的城市,雲夢之澤,風水寶地啊。「你看,那就是大象鼻子!」老師說道,只見右手邊一座綠色的山脈長長窄窄地伸進居民區,我端詳良久,其實喔,因樹木繁茂參差不齊,樹枝四仰八叉,那山看起來愈發像一頭墨綠色的合嘴鱷魚,眼睛溜溜地潛伏在河岸伺機而動!

#象山萬象#

六巨石橫陷在泥沙中,像是神仙創造天地時遺漏的材料,菲律賓小哥踩在石頭最高處,開直播介紹高聳入雲的101大樓。

遊客或蹲在地上,或手扶欄杆,架起手機拍攝遠處風光。穿著背心的叔叔在原地繞圈圈,一定是在修煉某門曠世氣功。穿著時髦運動套裝的金髮女郎輕快地超越我們。老師說外國遊客很喜歡來這邊,很多旅行社選擇駐紮山腳下,101旁邊那座酒店,是當年撒切爾夫人來休憩過的驛站。

一位叔叔著長褲長衫戴袖套,雙肩包、登山杖、遮陽帽一應俱足,全副武裝。他的左肩掛著一隻「出入平安」鈴鐺,長長地吊下來,「叔叔我可以搖搖嗎?」我扯動穗子,鈴鐺隨之碰撞出清脆的聲音。

叔叔斜挎大水壺,扁扁的像一本書,原來盛酒用的,連廣告都還沒撕下來,由穿著長袍的蒙古歌手代言,他說:「這個就是就央視的那個節目⋯」老師介紹我不是台灣人,叔叔便好熱情地說歡迎你!後來在山上遇到其他遊客,我也跑去跟人家說歡迎你!看來我已經把自己當半個台灣人了!

我們一路上看到好多在市區見不到的植物,金粟蘭的綠果子日照下泛著綠光,通透莞爾,前有桂花「玉顆珊珊下月輪」,今有草珊瑚「翠珠珊珊上山坡」。

更有鳳凰展翅般的蛺蝶花,狡黠的細葉姑婆芋,迷幻魅惑的秋海棠,蠢蠢欲動的欒樹種子,紫星指天的長穗木,發在樹耳上的白蘑菇⋯那橙色的燈籠果,讓想象中橘子汽水的香氣撲鼻而來,老師見我興致盎然,神秘地說:注意喔,這個吃了可是會增加「一甲子功力」,小時候看武俠小說裡都是這麼寫的。

山裡的小動物因吸收宇宙天地之精華,自然骨骼清奇,個頭非凡:巴掌大的蜘蛛早早選好位置結網等著看跨年的煙火,橙色大肚子的蒼蠅步履蹣跚,胖得走不動,瘋狂舞動觸鬚接受來自對它胡亂猜想的遊人的一切生理訊號。隱在葉間的嫩綠色幼蛾像一個無人知曉的秘密,指甲蓋大小的螞蟻加速逃離。

#山頂健身房#

繞過永春亭下階梯,竟別有洞天,是一方木頭搭建的小空間,大理石桌上擺放著呼拉圈、銹盡了的槓鈴、地面上有三隻黑色的大輪胎,四分之一砌進水泥裡固定穩妥,便成了做仰臥起坐和下腰的腹肌板,旁邊有幾座年久失修的健身設備,單雙槓,太極揉推器,背部按摩器,三五個大叔阿北在這裡施展身段,「砰砰」拍打胸背放鬆肌肉,一邊扎馬步,一邊聽廣播,不亦樂乎。

雖然一切原始又簡陋,可是比起都市費用高昂、密不透風的健身房,這裡實在是可愛得過分,空氣清新,樹木蔥蘢,花草如蓋,蟬鳥共鳴⋯

#晨間感動#

八點半登頂,於逸賢亭前端站立,整座台北在眼前鋪展開來,老師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101)層樓。」我回:「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想了一下說:「但在台灣說一覽眾山小不是很好。會變成三小。」

一位戴著鴨舌帽的叔叔翻出欄桿,發心剪裁擋住觀景平台視野的雜草。角落有兩把貼著「逸賢亭志工專用」標籤的竹掃帚,颱風過境後沿路堆滿枯黃的落葉,行人無處下腳,都是志工默默幫忙清理。

途中眼見樹木的幼苗在保護區內抽枝發芽,豆科目花草被裝在養分充足的箱子裡重點培養,都是志工的不留名善行。戴著草帽的阿姨下山時手上提著一袋子寶特瓶,定是登山時順手拾的。

回程遊人增多,爭先恐後奔跑的是附近國小的孩子們,他們分成幾人小組,比賽誰跑第一,老師在後面攔也攔不住,只好叮嚀他們一定要注意安全。

孩子們為四獸山到底像黑熊還是老虎決一勝負,那認真的模樣叫人忍俊不禁。孩童的無憂嬉戲和蓬勃朝氣,喚醒了一整座山頭,更把我們心中的希望燃起⋯

#大隱隱於市#

早起的好處就是一天變長了很多。忙了很多事再看手錶,喔居然也才十點鐘,每到這時我都感覺異常驚喜,有種佔了生命的便宜的快感。

下山後我們到新四海豆漿店喝豆漿,「這是非轉基因大豆的喔!」老闆對自己的產品很有自信。

老師說遊客來到台灣,都要去日月潭,去阿里山,其實最美的風景就在眼前,就在鬧世一隅。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抬起頭來,將視線轉一個彎,或許就能找到生命的出口。

人生走過接近七十年光景的老師說:誰能想到呢,最繁華的商業中心101旁邊就是這樣一片清涼地。人生尋覓數十載,驀然回首卻發現真正的無價之寶是身體健康,是呼吸新鮮空氣,是和家人共同登頂的幸福。大隱隱於市,煩惱轉念變成菩提,莫過如是也。

2019.10.11

大英國辦公室小職員
2019年10月19日
熱度指數:308
按讚數:298
留言數:18

[辦公室生活] 收穫很多的訓練「Presentation Skills and Personal Impact 提案技巧跟個人影響力」

溝通跟影響力一直是我的課題,看到公司有這個訓練機會,即使我目前的職務不需要常常提案或是公開演說,提案技巧是個職涯裡必要的技巧,我就毫不質疑的報名了。報名後才知道,這是個花錢去外面專人上課的訓練,公司名額預算有限,先搶先贏,我就這樣花了公費六七百鎊去上這個課,還真值得!

只有五個人的團體,來自三家公司兩個產業,五個人都各自的提案優點與缺點,然後我們都各自帶著各自需要增進的要點回家。

我個人的五大收穫是:
1️⃣終於懂得如何改善我個人問題,說話時的呼吸點。

因為我不用丹田肚子發聲,震動都在胸腔而已。這次學到,嘴巴深吸氣,深吐氣,吐氣時說話,要將整個句子說完剛好吐完氣。這樣減少我常呼吸的次數,避免英文句子斷句說不順。

2️⃣給自己時間轉換情緒,暖身,準備,不要趕趕趕的匆忙。

包含上班前,停完車後,先在車裡暖身五分鐘一下,做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前身與心warm up。
包含在每天的小組圓桌會報前,先策畫要講什麼,運用呼吸的技巧,不要每次都覺得自己胡言亂語,自己講得很爛,沒人聽得懂。

3️⃣多多運用我的臉部表情,表達情緒。因為我比較常是嚴肅、肌肉神經一點都不動的一號表情。
沒事多尖叫跟做鬼臉就是了

4️⃣如何提案時融入情感跟感受。

提案內容寧願讓別人記住重點,也不要得在限定時間內,什麼都想說,草草帶過,反而聽證記不住。如何運動道具或是小技巧,帶進一些情感面。

5️⃣如何在提案時增加自己的說服度跟權威。
怎麼站好、講慢、越慢越好、手勢。

以下分享學習到的內容,呼應上述幾點我的收穫:

✅1.溝通、要報告事情、小提案的內容架構 (呼應收穫二):
亞里斯多德的五個要點:
第一:引起興趣grab their attention
第二:問題是什麼
第三:解決方式是
第四:利益好處是什麼
第五:下一步Call to action
以上五點第一跟第五得是開頭跟結尾,中間三點順序可以互換
網路上找到這個PDF可分享
http://www.edisonred.com/media/15278/Aristotle_5_points_to_persuade.pdf

✅2.提案時feeling / experience的重要性(呼應收穫四):

▶️一般人在運用視覺、聽覺、感受三種方式學習的比例,77%以感受feeling/ doing/ experience為主,35%是聽覺,25%是視覺。

所以提案時,增加感受是很重要的,聽眾很可能忘記內容,但會記得情緒 - 有沒有收穫、好不好、有不有趣、實不實用。

▶️小技巧包含:
講故事、用道具、分享個人感受 (尤其是冷漠的數字時)、遊戲、問相關問題、肢體運動、問聽眾他們的回應跟感受、找機會關掉投影片(不要無聊的看內容照念)

✅3. 如何讓聽眾記住你的內容 (呼應收穫五):

全球公認最有影響力的公開演說是Martin Luther King的 I have the dream。他一分鐘只講89個字,對照一般人說話150字、歐巴馬演說120個字,真是超級無敵慢的!!!

所以,講慢、慢慢講,讓聽眾消化,很重要。
多運用停頓、重複、簡單語言、簡化內容,這些點。
寧願講重點就好,也不要全講但對方全忘記。

✅4. 如何建立權威感 (呼應收穫五):

我們得做1分半的演說/提案,然後再回頭看錄下的影片。我以為我會很排斥看到自己,但看完後,覺得有趣極了。

自己當時的情緒跟內心的評分,跟從影片看起來的畫面,截然不同!!!

剛開始我覺得我很放鬆,但影片看起來有點輕浮。
後來我覺得我很緊張,全身僵硬背不能動,但是影片看起來是我很穩重!!!!

我常容易咬舌頭,得再重講一次,但是看影片時完全不記得有這樣的情形發生,瞬間過去就不見了。

▶️權威感在當你要登台,說話前就開始了。一切慢慢地、不慌不忙,直線入場。

站就是雙腳微開站直,下半身穩穩地,上半身運用手掌跟手背的手勢,擴大空間增加重量感。

不要以為很容易做到,我們現場五個人,只有一位從頭到尾這樣站,我說到一半才開始這樣站好,其他三位都是斜站著。

然後我個人需要向前傾斜一點,還有縮下巴 (太習慣揚下巴看人了, 哈)

▶️最後一個有用的技巧,說話時沒用到手的時候,手該擺哪裡 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問題。
請雙手合十或是兩手指間互碰,放在肚臍前。
像影片中這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gGdKAnK5vY
不過影片中的人是站斜斜的,這是進階班的站法吧。

上課時讓我想起來The king’s speech這部電影,國王克服口吃跟練習演說的過程,完全就使用英文是第二語言的我們,很好的示範呀! 該是再找電影來看一次的時候了。

這篇好長,快兩千字,我的紀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順便省學費。
其實Youtube已經有很多相關的專家分享影片

#好文再讀
#提案技巧

📷照片是本週參加一個很inspiring的研討會,感謝很多,不知從何整理起

👉🏼👉🏼👉🏼我的書【大英國小職員職場奮鬥記:拒絕壓榨!大膽出走海外就業去】👈🏼👈🏼👈🏼
博客來購書網址:https://goo.gl/V5Vm7y
誠品購書網址:https://goo.gl/fEFNDP
👉🏼樂天電子書:https://goo.gl/KStfuT
👉🏼香港:三聯、中華、商務書局
👉🏼英國郵寄購書請私訊

大英國辦公室小職員
2019年10月19日
熱度指數:302
按讚數:0
留言數:18


[辦公室生活] 收穫很多的訓練「Presentation Skills and Personal Impact 提案技巧跟個人影響力」

溝通跟影響力一直是我的課題,看到公司有這個訓練機會,即使我目前的職務不需要常常提案或是公開演說,提案技巧是個職涯裡必要的技巧,我就毫不質疑的報名了。報名後才知道,這是個花錢去外面專人上課的訓練,公司名額預算有限,先搶先贏,我就這樣花了公費六七百鎊去上這個課,還真值得!

只有五個人的團體,來自三家公司兩個產業,五個人都各自的提案優點與缺點,然後我們都各自帶著各自需要增進的要點回家。

我個人的五大收穫是:
1️⃣終於懂得如何改善我個人問題,說話時的呼吸點。

因為我不用丹田肚子發聲,震動都在胸腔而已。這次學到,嘴巴深吸氣,深吐氣,吐氣時說話,要將整個句子說完剛好吐完氣。這樣減少我常呼吸的次數,避免英文句子斷句說不順。

2️⃣給自己時間轉換情緒,暖身,準備,不要趕趕趕的匆忙。

包含上班前,停完車後,先在車裡暖身五分鐘一下,做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前身與心warm up。
包含在每天的小組圓桌會報前,先策畫要講什麼,運用呼吸的技巧,不要每次都覺得自己胡言亂語,自己講得很爛,沒人聽得懂。

3️⃣多多運用我的臉部表情,表達情緒。因為我比較常是嚴肅、肌肉神經一點都不動的一號表情。
沒事多尖叫跟做鬼臉就是了

4️⃣如何提案時融入情感跟感受。

提案內容寧願讓別人記住重點,也不要得在限定時間內,什麼都想說,草草帶過,反而聽證記不住。如何運動道具或是小技巧,帶進一些情感面。

5️⃣如何在提案時增加自己的說服度跟權威。
怎麼站好、講慢、越慢越好、手勢。

以下分享學習到的內容,呼應上述幾點我的收穫:

✅1.溝通、要報告事情、小提案的內容架構 (呼應收穫二):
亞里斯多德的五個要點:
第一:引起興趣grab their attention
第二:問題是什麼
第三:解決方式是
第四:利益好處是什麼
第五:下一步Call to action
以上五點第一跟第五得是開頭跟結尾,中間三點順序可以互換
網路上找到這個PDF可分享
http://www.edisonred.com/…/Aristotle_5_points_to_persuade.p…

✅2.提案時feeling / experience的重要性(呼應收穫四):

▶️一般人在運用視覺、聽覺、感受三種方式學習的比例,77%以感受feeling/ doing/ experience為主,35%是聽覺,25%是視覺。

所以提案時,增加感受是很重要的,聽眾很可能忘記內容,但會記得情緒 - 有沒有收穫、好不好、有不有趣、實不實用。

▶️小技巧包含:
講故事、用道具、分享個人感受 (尤其是冷漠的數字時)、遊戲、問相關問題、肢體運動、問聽眾他們的回應跟感受、找機會關掉投影片(不要無聊的看內容照念)

✅3. 如何讓聽眾記住你的內容 (呼應收穫五):

全球公認最有影響力的公開演說是Martin Luther King的 I have the dream。他一分鐘只講89個字,對照一般人說話150字、歐巴馬演說120個字,真是超級無敵慢的!!!

所以,講慢、慢慢講,讓聽眾消化,很重要。
多運用停頓、重複、簡單語言、簡化內容,這些點。
寧願講重點就好,也不要全講但對方全忘記。

✅4. 如何建立權威感 (呼應收穫五):

我們得做1分半的演說/提案,然後再回頭看錄下的影片。我以為我會很排斥看到自己,但看完後,覺得有趣極了。

自己當時的情緒跟內心的評分,跟從影片看起來的畫面,截然不同!!!

剛開始我覺得我很放鬆,但影片看起來有點輕浮。
後來我覺得我很緊張,全身僵硬背不能動,但是影片看起來是我很穩重!!!!

我常容易咬舌頭,得再重講一次,但是看影片時完全不記得有這樣的情形發生,瞬間過去就不見了。

▶️權威感在當你要登台,說話前就開始了。一切慢慢地、不慌不忙,直線入場。

站就是雙腳微開站直,下半身穩穩地,上半身運用手掌跟手背的手勢,擴大空間增加重量感。

不要以為很容易做到,我們現場五個人,只有一位從頭到尾這樣站,我說到一半才開始這樣站好,其他三位都是斜站著。

然後我個人需要向前傾斜一點,還有縮下巴 (太習慣揚下巴看人了, 哈)

▶️最後一個有用的技巧,說話時沒用到手的時候,手該擺哪裡 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問題。
請雙手合十或是兩手指間互碰,放在肚臍前。
像影片中這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gGdKAnK5vY
不過影片中的人是站斜斜的,這是進階班的站法吧。

上課時讓我想起來The king’s speech這部電影,國王克服口吃跟練習演說的過程,完全就使用英文是第二語言的我們,很好的示範呀! 該是再找電影來看一次的時候了。

這篇好長,快兩千字,我的紀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順便省學費。
其實Youtube已經有很多相關的專家分享影片

#好文再讀
#提案技巧

📷照片是本週參加一個很inspiring的研討會,感謝很多,不知從何整理起

👉🏼👉🏼👉🏼我的書【大英國小職員職場奮鬥記:拒絕壓榨!大膽出走海外就業去】👈🏼👈🏼👈🏼
博客來購書網址:https://goo.gl/V5Vm7y
誠品購書網址:https://goo.gl/fEFNDP
👉🏼樂天電子書:https://goo.gl/KStfuT
👉🏼香港:三聯、中華、商務書局
👉🏼英國郵寄購書請私訊